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  •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-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-1复合物(t-PAIC)来源及生物学特性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23 10:31:22 浏览次数:73
     

  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-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-1复合物(t-PAIC)是纤溶系统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(t-PA)与其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-1(PAI-1)结合形成的产物,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t-PA和血液中的PAI-1。

  • 纤溶酶-抗纤溶酶复合物(PIC)临床意义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23 10:30:08 浏览次数:91
     

    纤溶酶-抗纤溶酶复合物(PIC)作为一种纤溶系统激活的标志物,在临床上对于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、溶栓治疗的监测、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。

  • 纤溶酶-抗纤溶酶复合物(PIC)正常范围及测定方法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23 10:21:52 浏览次数:38
     

    纤溶酶-抗纤溶酶复合物(PIC)的正常范围根据文献提供的信息,通常定义为小于0 8 μg mL。这个指标用于反映纤溶酶的生成,是纤溶系统激活程度的直接标志物。PIC的血浆半衰期约为6小时,因此它是一个相对敏感的指标,可用于监测纤溶系统的激活状态。在临床实践中,如果PIC水平超过这个正常范围,可能提示纤溶系统的亢进或存在相关的纤溶激活状态。

  • 纤溶酶-抗纤溶酶复合物(PIC)来源及生物学特性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23 10:19:35 浏览次数:84
     

    纤溶酶-抗纤溶酶复合物(PIC)是纤溶酶生成后与α2抗纤溶酶1:1结合生成的复合物,它是反映纤溶活化的指标。当机体纤溶激活时,α2-抗纤溶酶(α2-antiplasmin, α2-AP)迅速与纤溶酶(plasmin)形成无活性的纤溶酶-α2抗纤溶酶复合物(plasmin-α2-antiplasmin complex)。PIC直接反映纤溶酶的生成,可用于纤溶类疾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。

  • 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(TAT)临床意义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23 10:13:24 浏览次数:86
     

    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(Thrombin-Antithrombin Complex,TAT),启动凝血系统的标志物、抗凝治疗的敏感性指标,反映血栓开始形成,可帮助判断抗凝治疗最佳时机,检测TAT对诊断和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(DIC)、深静脉血栓 (DVT)和急性心肌梗死 (AMI)都有重要的意义。

  • 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(TAT)正常范围及测定方法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23 10:11:46 浏览次数:77
     

    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(TAT)血浆正常值为4 ng mL提示凝血酶合成增多。TAT升高可早期预测血栓形成和复发风险、早期预测DIC风险。

  • 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(TAT)来源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23 10:09:45 浏览次数:82
     

    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(TAT)是人体内由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相互作用以维持生理平衡的产物。它是凝血酶生成的标志物,可以灵敏地反映体内凝血状况,监测机体凝血-抗凝血的变化,对血栓形成前期和血栓性疾病的早期具有诊断意义,并且可以评价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效果。TAT是凝血酶与抗凝血酶Ⅲ (ATⅢ)以1:1比例结合形成的复合物,可作为凝血酶生成的分子标志物,直接证实

  •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(ST2)临床意义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14 13:52:40 浏览次数:174
     

   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(ST2)是一个单一阈值心衰标志物,其浓度不受年龄、性别、种族、 BMI指数、肾功能等因素的干扰,有较高的特异度。临床上可用于心衰的危险分层、预后评估和治疗指导。《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》和《2020年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》共同推荐了ST2用于心衰患者的危脸分层和预后评估。

  •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(ST2)正常范围及测定方法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14 13:51:36 浏览次数:65
     

    可溶性ST2的正常范围一般小于35ng mL。

  •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(ST2)来源及生物学特性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14 13:49:31 浏览次数:94
     

   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(stimulationexpressed gene 2,ST2)是白细胞介素(interleukin IL)-1家族中的一员,IL-33是其特异性功能配体。主要以2种亚型存在:跨膜形式的ST2(ST2L)、可溶性ST2 (sST2)。广泛表达于造血干细胞系和成纤维细胞、巨噬细胞、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NK细胞。

  • 载脂蛋白A1 (APOA1)临床意义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14 13:48:19 浏览次数:94
     

    载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,能够结合和运输血脂到机体各组织进行代谢及利用的蛋白质。它可以分为ABCDE五个类型,一般是在肝脏合成的。载脂蛋白A1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,如果载脂蛋白A1降低,可以见于肝功能受损,动脉粥样硬化,糖尿病,高脂蛋白血症患者。载脂蛋白A1升高可以受到药物的影响,例如服用抗癫痫药物;还有饮酒过量,妊娠期,慢性肝

  • 载脂蛋白A1 (APOA1)正常范围及测定方法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14 13:47:25 浏览次数:51
     

    免疫透射比浊法:1 01-1 32g L; 火箭免疫电泳法:1 02-1 36g L。

  • 载脂蛋白A1 (APOA1)来源及生物学特性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14 13:42:26 浏览次数:39
     

    ApoAl是高密度脂蛋白(HDL)的主要结构蛋白,约占HDL蛋白总量的70%,几乎所有的HDL微粒都可能含有ApoAl。ApoA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、分泌,是组织液中浓度最高的载脂蛋白,在血浆中半衰期为45天。

  • 半乳凝集素-3蛋白 (Galectin3)临床意义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14 13:39:13 浏览次数:104
     

    2013年6月发布的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(ACCF)和美国心脏协会(AHA)心力衰竭管理指南首次认可了半乳糖凝集素-3检测。ACCF AHA 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个体患者选择最佳管理策略,并对预防、诊断、 风险分层和治疗。该指南进一步指出,半乳糖凝集素-3检测可预测心力衰竭不良结局(包括住院)的风险,并且是心力衰竭患者风险分层的 BNP 和 NT-proBNP 检测的补充。

  • 半乳凝集素-3蛋白 (Galectin3)来源及生物学特性
    发布时间:2024-05-14 13:36:36 浏览次数:168
     

    Gal-3是一种可溶性的β-半乳糖苷结合蛋白,广泛分布在心、肾、肝、肺及肠道等组织器官中,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中高度表达,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,但在细胞核和细胞表面也有表达。

  • N端脑利钠肽蛋白 (NT-proBNP)临床意义
    发布时间:2024-04-30 10:34:36 浏览次数:66
     

    N端脑利钠肽前体(NT-proBNP)是由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生物标志物,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,尤其在心力衰竭(心衰)的诊断和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
  • N端脑利钠肽蛋白 (NT-proBNP)正常范围及测定方法
    发布时间:2024-04-30 10:33:13 浏览次数:224
     

    一般成人:正常值通常小于125 ng L。

  • N端脑利钠肽蛋白 (NT-proBNP)来源及生物学特性
    发布时间:2024-04-30 10:31:09 浏览次数:37
     

    NT-proBNP由心肌细胞合成,特别是当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时,会大量合成并分泌入血。

  • 肌酸激酶同工酶 (CK-MB)临床意义
    发布时间:2024-04-30 10:28:33 浏览次数:65
     

    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肌损伤的诊断和评估,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(AMI)的情况中。

  • 肌酸激酶同工酶 (CK-MB)正常范围及测定方法
    发布时间:2024-04-30 10:27:39 浏览次数:3243
     

    肌酸激酶同工酶 (CK-MB)正常范围是多少?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的正常范围通常很低,因为CK-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,正常情况下血液中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