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黄体生成素 (LH) 临床意义
浏览次数:18 日期:2025-04-27 15:38:25
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诊断
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
在 PCOS 患者中,LH 水平通常升高,且 LH/FSH 比值大于 2 是其常见的内分泌特征之一。这是因为 PCOS 患者的下丘脑 - 垂体 - 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,导致 LH 分泌增加,刺激卵巢间质和卵泡膜细胞产生过多的雄激素,进而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。
卵巢早衰
卵巢功能衰退时,雌激素分泌减少,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减弱,LH 水平会升高。LH 水平大于 40 IU/L(在绝经后女性,LH 水平也会升高,但卵巢早衰患者年龄相对较轻)可以作为卵巢早衰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。这反映了卵巢内卵泡数量减少或功能衰竭,不能正常分泌足够的雌激素来抑制 LH 的分泌。
卵巢功能低下
包括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(如特纳综合征)或后天性卵巢损伤等情况。这些患者卵巢分泌雌激素的能力下降,导致 LH 水平升高。例如,特纳综合征患者的卵巢组织纤维化,不能正常产生雌激素,使得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 LH 增加,以试图刺激卵巢功能,但往往效果不佳。
无排卵性月经
当 LH 水平不能形成正常的排卵期高峰时,可能导致卵泡不能正常排卵。这可能是由于下丘脑 - 垂体功能失调、肥胖、过度运动等原因引起的。例如,一些体重过低或过度节食的女性,下丘脑功能受到抑制,导致 GnRH 分泌异常,进而影响 LH 的分泌节律,使 LH 不能形成排卵峰,出现无排卵性月经。
卵巢肿瘤
某些卵巢肿瘤(如颗粒细胞瘤、卵泡膜细胞瘤等)可自主分泌雌激素和(或)雄激素,这些激素会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反馈调节,使 LH 水平降低。同时,有些卵巢肿瘤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,LH 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对内分泌的影响。
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诊断
睾丸功能减退
先天性或后天性的睾丸病变(如克氏综合征、睾丸损伤、睾丸炎症等)会导致睾丸合成和分泌睾酮的功能下降。由于睾酮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,LH 水平会升高。例如,克氏综合征患者睾丸生精小管萎缩,间质细胞功能不良,不能产生足够的睾酮,从而引发 LH 分泌增加。
性腺功能减退症
包括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(睾丸本身病变引起)和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(下丘脑 - 垂体病变导致 LH 分泌不足)。在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中,LH 水平升高;而在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中,LH 水平降低。这有助于区分性腺功能减退的病因。
其他内分泌疾病诊断
垂体疾病
垂体瘤或其他垂体病变可能会影响 LH 的分泌。如果垂体瘤压迫正常的垂体组织,可能导致 LH 分泌减少;而某些促性腺激素细胞瘤则可能使 LH 分泌增加。同时,垂体功能减退时,LH 水平会降低,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。
甲状腺功能异常
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会对 LH 分泌产生影响。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,可能会引起 LH 分泌增加,导致月经周期紊乱、排卵异常等;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,对下丘脑 - 垂体 - 性腺轴的调节作用发生改变,LH 水平可能升高或降低,也会影响生殖功能。
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
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激素对生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。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(如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)时,分泌过多的雄激素可能抑制 LH 的分泌,导致女性出现多毛、闭经等症状;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,可能影响下丘脑 - 垂体 - 性腺轴的功能,使 LH 水平发生变化。
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
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
在体外受精 - 胚胎移植(IVF - ET)等辅助生殖技术中,监测 LH 水平可以了解卵泡的发育情况和预测排卵时间。当 LH 出现上升趋势时,表示卵泡即将成熟,医生会根据 LH 的变化来决定取卵的时间,以提高受孕的成功率。
评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的风险
在促排卵过程中,过度刺激卵巢可能导致 OHSS。LH 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估 OHSS 风险的一个参考指标。例如,如果在促排卵过程中 LH 水平突然升高,可能提示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过度,增加 OHSS 发生的可能性。